"

天使尽职调查需要多久?过来人的经验分享

原油期货 (1) 6小时前

天使尽职调查需要多久?过来人的经验分享_https://wap.lcjysmgs.com_原油期货_第1张

“天使尽调多久?” 这个问题,别看字少,背后牵扯的学问和实际操作起来的门道可多了去了。很多人以为就是看看流水,核对一下公司注册信息,最多一周半个月就搞定了。我跟你说,这想法太天真了,也太小看这个环节了。真正把事情做扎实,特别是对一个早期项目,这个“多久”可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,而是充满变数的。

初创企业尽职调查的“时间黑洞”

我们常说天使轮融资,项目都还在非常早期,团队基本盘、商业模式可行性、市场潜力,这些是核心。但你知道吗?正是因为早期,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才最严重,也最容易出现各种“坑”。比如,我们之前投的一个项目,创始人说技术是他独立开发的,核心代码都是自己的。听着是挺牛的,但尽调过程中,我们让他提供代码提交记录,发现一部分代码竟然是直接从某个开源社区拉下来的,而且还在一个被禁止商业使用的许可协议下。这一下,整个技术壁垒的评估就得重新来过,光是弄清楚这部分代码的来源和潜在的法律风险,我们就花了不止一周。这还是技术层面,要是涉及到市场数据、用户增长的真实性,那更是要费老鼻子劲去抠了。

而且,创始人对尽调的配合程度也直接影响时间。有些创始人非常坦诚,资料准备得也很到位,这种情况下效率自然高。但有些创始人,可能是出于不了解,也可能是潜意识里觉得有些东西藏起来更好,导致我们反复索要材料,沟通成本急剧上升。这就好像你去一个陌生人家里,人家遮遮掩掩的,你总得花更多时间去确认每一件物品是不是他说的那个样子。这种拉锯战,很容易把原本计划好的两周,拉长到一个月甚至更久。

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,就是“非核心”信息的尽调。大家总盯着商业模式、产品技术,但对于公司股权结构、过往融资、甚至是创始人过往的创业经历,这些看似“非核心”的细节,如果存在隐患,那绝对是颗定时炸弹。我们遇过一个项目,创始人之前有个失败的公司,跟合伙人闹得很僵,甚至有法律纠纷。这些信息,在初期阶段创始人可能不会主动提,但一旦被我们发现,就得花时间去了解清楚,这其中的复杂程度,可不是简单几句话能说清楚的。

“尽职”的边界在哪里?

很多人问,到底要“尽”到什么程度?这真的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,也是我们反复在思考的。尤其是在天使轮,项目还在验证阶段,很多东西都是“可能性”,没有定论。你的尽调,不能把未来的不确定性变成现在的“已确定风险”。

我的理解是,天使轮的尽调,首要任务是识别并量化那些“致命性”风险,也就是那些一旦发生,就会让这个项目直接game over的因素。比如,团队核心成员背景是否造假、核心技术是否存在重大侵权、创始人是否有严重的信用污点、核心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法律上的硬伤。这些是必须挖到最深处的。对于市场潜力、增长曲线等,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现有信息和常识的合理推断,而不是要求你把未来的每一步都精确预测出来。

再打个比方,你买个二手房,你肯定会检查房子的产权是否清晰、有没有漏水、结构是否安全,这些是基础。但你不会要求把未来十年每个月的电费账单都拿来给你看,对吧?天使尽调也是这个道理,要抓大放小,但“大”的范围,一定要包含那些能直接决定生死存亡的节点。

不同项目的尽调“时长”差异

其实,天使尽调的时间长短,和项目本身的属性有很大关系。一些纯技术驱动,但商业模式还不清晰的项目,我们可能更侧重技术尽调,要看代码、专利、团队背景,这可能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理解技术的可行性和壁垒。而一些模式相对成熟,但市场验证不足的项目,我们就会把更多精力放在用户增长数据、市场调研报告的真实性上。

还有,创始人团队的背景也很重要。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连续创业者,我们通常更容易信任他们的判断和信息,尽调起来会顺畅很多。但如果是第一次创业,或者团队成员背景比较复杂,我们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核实和判断。

举个例子,我们之前看过一个做AI教育的项目,创始人是某个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前高管,技术团队背景都很硬,而且已经有了小范围的用户测试数据。这种项目,尽调流程会相对快一些,可能两到三周就能完成核心部分。但有个项目,创始人是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,技术是他自己捣鼓出来的,市场数据也是自己做的简单统计。这种项目,我们就要花费更多精力去验证技术细节,去跟潜在用户做访谈,甚至要花时间去理解他所说的“市场”。这样一来,时间就很难说了。

“失败”的尽调经验谈

说到尽调,其实我们也不是每次都那么顺利,也吃过亏。我记得有一次,我们投了一个号称掌握了独家供应链优势的项目。创始人说他们的成本比同行低了20%,产品质量也更好。当时我们对供应链这块不是特别深入,只是做了常规的沟通和文件核查,感觉问题不大,就投了。结果投了之后发现,他所谓的“独家优势”,其实是和某个供应商签了一个非常苛刻的排他性协议,一旦这个供应商出了问题,或者涨价,他们整个供应链就崩溃了。而且,那个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其实非常有限,根本支撑不了他们说的规模。这事儿当时给我们打击挺大的,也让我深刻认识到,尽调一定要找到真正懂行的人,或者至少要比创始人更懂那个细分领域。

还有一个教训是关于“口头承诺”。有些创始人会口头承诺很多事情,比如未来几个月的用户增长计划,或者未来某项技术的突破。这些口头的东西,在尽调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转化为书面的、可验证的证据。否则,后期一旦出现偏差,就很难追究,也容易影响项目进展。我们有一个项目,创始人说好了会尽快组建一个销售团队,但直到我们投了之后,销售团队的搭建一直缓慢。如果我们当初能把这个销售团队的组建时间表和人员配置计划,以附件的形式写进投资协议,那现在的情况可能会完全不同。

加速天使尽调的“秘籍”

虽然时间难以精确预估,但确实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效率,同时又不牺牲尽职的质量。首先,提前沟通非常重要。在尽职调查正式启动前,我们就和创始人沟通清楚我们大概需要哪些资料,哪些方面是我们重点关注的。让创始人有一个心理准备,提前去整理。其次,分阶段进行。我们可以先把最核心的风险点,比如公司注册信息、股权结构、核心团队背景,这些是最容易核实的,先做完。然后,再逐步深入到市场、财务、技术等其他方面。

还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第三方服务。比如,对于知识产权的尽调,我们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事务所进行,他们在这方面有更专业的工具和经验。对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,也可以考虑请外部审计机构介入。虽然这会增加一些成本,但在很多时候,是为了避免更大的风险,是值得的。

最后,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。尽调过程中,我们会建立一个项目群,方便我们和创始人以及项目团队成员之间及时沟通。有问题及时提出,有困难及时反馈,避免信息积压。我们也在尝试使用一些项目管理工具,把尽职调查的各个环节、所需资料、完成情况都可视化,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,也能让双方都心里有数。

下一篇

已是最新文章

相关推荐

同仓改期是什么意思?一次真实的经验分享

同仓改期是什么意思?一次真实的经验分享

“同仓改期”这个说法,在咱们做粮食物流这行的,接触多了也就明白了。但话说回来,真要给一个特别精确、滴水不漏的定义,有时 ...

· 12小时前
利隆是什么?一个过来人的直观解读

利隆是什么?一个过来人的直观解读

“利隆是什么?” 这个问题,在很多我们这个行当里,特别是刚接触到相关领域的朋友,确实会冒出来。有时候,我们遇到的不只是 ...

· 18小时前
关于如何安全销毁信用卡,一些实际经验谈

关于如何安全销毁信用卡,一些实际经验谈

说到如何销毁信用卡,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找个剪刀咔嚓几下。我见过太多客户,把废弃的卡片随便扔,或者只是简单地剪断磁条。 ...

· 1天前
香港电汇多久能到账?从经验看时效性与影响因素

香港电汇多久能到账?从经验看时效性与影响因素

谈及香港电汇多久能到账,这事儿可不是一个简单的“几天”能说清的。很多客户一上来就问,我说一句,他们就觉得怎么这么复杂, ...

· 1天前
格力洗衣机怎么样?一位多年家电从业者的真实看法

格力洗衣机怎么样?一位多年家电从业者的真实看法

“格力洗衣机怎么样?”这问题,估计是不少人在装修或者家电更新换代时都会问的。格力嘛,空调做得响当当,但说到洗衣机,感觉 ...

· 2天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