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
猪肉为什么跌价?老养殖户道出其中玄机

元宇宙 (1) 3小时前

猪肉为什么跌价?老养殖户道出其中玄机_https://wap.lcjysmgs.com_元宇宙_第1张

最近在猪肉市场上,不少人都能感觉到价格有点“往下走”。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,猪肉价格的波动,对我们这些养了十几年猪的人来说,简直是家常便饭。不过,这次跌价的原因,我觉得很多人可能理解得有点片面,总觉得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,但实际上,它是个系统性的,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儿。

周期性与非周期性的双重作用

首先,得明白猪肉价格有它自己的“脾气”,也就是周期性。养猪这行,就像种地一样,不可能说今天想养多少就养多少。从母猪配种到小猪仔长成能出栏的商品猪,怎么也得小半年。如果前两年行情好,大家一窝蜂地扩大规模,那过一段时间,大量生猪集中出栏,供应突然就上去了,价格自然就往下压。反过来,如果前两年行情不好,大家因为亏损不敢养、不愿养,能繁母猪存栏量就少了,那么过半年,市场上猪肉少了,价格又会涨起来。这就像潮水一样,涨了又落,落了又涨,这是客观规律。

但这次的跌价,我觉得除了周期性因素,还有不少非周期性的“催化剂”。比如,前段时间大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,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养殖场被关停,这在短期内减少了供应,推高了价格。但一旦这些问题解决了,或者说,一些大型、规范化的养殖场开始发力,供应量又会上来。而且,环保政策的落地,也增加了养殖的成本,比如环保设施的投入,这无形中也会影响到最终的出栏价。

还有,进口猪肉的影响也不能忽视。虽然国内市场是主体,但全球大环境不好,其他国家猪肉产能过剩时,也会加大对中国的出口力度。一旦有大量的进口猪肉涌入,尤其是在国内供应相对充足的时候,就会对国内的猪价形成一定的向下压力。我记得有一次,因为某个国家爆发了口蹄疫,我们的进口量突然受限,国内猪价就涨得厉害,但等他们那边疫情过去了,恢复出口,价格又很快下来了。

消费端的“情绪”与“实际”

再来说说消费端。很多人觉得跌价就是因为大家不怎么吃猪肉了,或者吃得少了。这当然有一定道理,但我觉得更多时候,是一种“情绪”上的反应。比如,前两年猪肉价格飞涨的时候,大家钱包都瘪了,能少吃就少吃,多吃点鸡肉、鱼肉什么的。但现在价格下来了,大家又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消费习惯,毕竟猪肉的口感和烹饪方式是很多家庭的首选。

真正影响消费的,其实是宏观经济的整体情况。如果大家的收入水平稳定,甚至在增长,那么消费能力自然就强。反之,如果整体经济下行,大家对未来预期不明朗,即使猪肉价格跌了,也可能不愿意怎么花钱。这和我们养殖户的感受也很直接,年底大家忙着卖猪,一看市场行情不好,消费者buy力也弱,那猪价往下走的趋势就更明显。

另外,一些特殊的消费节点,比如节假日,对猪肉的需求是有拉动作用的。但如果这些节假日过后,市场一下子回归平淡,而前期又积压了不少待售的生猪,那价格就很容易出现“跌得更狠”的情况。我有个邻居,就因为赶在春节前压栏惜售,想着等节后卖个好价钱,结果节后市场一下子就冷清下来,最后只能低价抛售,亏了不少。

饲料成本的“底线”与“变数”

说到底,养猪的成本是定价的基础。猪肉价格涨跌,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饲料成本。玉米、豆粕,这些是猪粮的关键。这两年,国际形势复杂,一些农产品价格波动很大。比如,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供应产生了不小的影响,玉米、大豆的价格都经历过大幅度的上涨。这直接就推高了我们的养殖成本。即使生猪出栏价下来了,如果饲料成本居高不下,那我们养殖户的日子也一样不好过。

我们养殖场也一直在想办法降低成本,比如优化饲料配方,尽可能使用一些本土的、价格相对稳定的替代性饲料。但玉米和豆粕的“话语权”太大了,你很难完全摆脱它们。而且,像一些疫苗、兽药、人工成本、环保投入,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开销。当猪肉价格跌到一定程度,低于我们的养殖成本线,那么很多人就会选择“不养了”或者“少养了”,这又会反过来影响下一轮的供应。

有一次,因为一轮大面积的非洲猪瘟之后,市场对猪肉供应的恐慌情绪很高,当时猪价被炒得非常高。好多人觉得这下能大赚一笔,纷纷扩大规模。可没想到,很快国家就稳定了生猪生产,加上一些进口肉的补充,市场供应一下就上来了。结果,那些盲目扩张的,特别是饲料成本又高、管理不精细的,很快就陷入了亏损。这就是没看到成本的“底线”,只看到价格的“虚火”,结果被套牢了。

规模化与散户的博弈

现在养猪业,规模化养殖的比例越来越高。大型养殖企业有资金、有技术、有渠道,它们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和承受能力,比我们这些散户要强很多。当市场价格下跌时,它们可能会通过优化管理、降低成本来硬扛,甚至在价格低谷时继续补栏,为下一轮行情做准备。而我们散户,一旦遇到连续亏损,可能就扛不住了,只能选择退出。

这种规模化趋势,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市场的出清。当整体供过于求时,那些成本高、效率低的养殖户会被市场淘汰,从而帮助市场价格恢复到相对合理的水平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受伤的往往是那些跟不上节奏的经营者。我见过不少多年的老养殖户,因为不愿意或者没能力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升级改造,最终只能选择把猪场卖掉。

有时候,我们也会遇到一些“人为”的因素,比如一些大的贸易商或者屠宰企业,在市场低迷的时候,可能会联合压价,进一步压缩养殖户的利润空间。虽然这是市场行为,但对于个体养殖户来说,这种博弈确实非常艰难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尽量把自己的成本控制好,提高生产效率,这样才能在市场的波动中站稳脚跟。

对未来的判断与应对

所以,说到底,猪肉为什么跌价,它不是一个单一因素可以解释的。有长期的周期律,也有短期的市场供需变化,还有宏观经济、消费习惯、国际贸易、甚至环保政策等等。作为一名养殖户,我们能做的,就是紧盯着这些变化,不断学习,优化自己的养殖模式,控制好成本,提高猪肉的品质。

比如,现在很多养殖场都在强调“生物安全”,做好疫病防控,这本身就是降低隐性成本的重要手段。另外,在销售端,也要学习如何和客户建立更稳定的合作关系,减少对中间环节的依赖。当然,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,但我觉得,做好自己该做的,才能在风浪中多一分把握。

总的来说,猪肉价格的波动,既是挑战,也是机遇。对我们来说,最重要的还是保持清醒的头脑,理解市场的逻辑,而不是被一时的价格涨跌冲昏头脑。很多时候,跌价也是在为下一次的上涨积蓄力量,关键看谁能坚持到最后。

下一篇

已是最新文章

相关推荐

草根网络:真的只是“随便玩玩”吗?

草根网络:真的只是“随便玩玩”吗?

一提到草根网络,很多人脑子里闪过的可能是各种免费论坛、个人博客、早期的一些社区。但放到今天,这个词承载的内涵其实复杂 ...

· 9小时前
汉口银行理财怎么看?从业者的几点心里话

汉口银行理财怎么看?从业者的几点心里话

聊起汉口银行理财如何,我总觉得这问题问得挺实在。不是说网上找不到资料,而是怎么看,怎么去理解,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,远 ...

· 16小时前
送转股是什么意思:不只是“送”和“转”那么简单

送转股是什么意思:不只是“送”和“转”那么简单

“送转股”这词儿,在资本市场里听着挺热闹,不少刚入行的朋友一听就觉得是公司白送股票,或者股东自动把股票转出去,简单明了 ...

· 22小时前
非农数据如何解读,我用十年经验给你掰扯清楚

非农数据如何解读,我用十年经验给你掰扯清楚

“非农数据如何?” 这个问题,几乎是每个盯梢金融市场的投资人、分析师,甚至是周末想碰碰运气的朋友,都在问。但说实话,这 ...

· 1天前
期货公司上班怎么样?聊聊那些你可能没想到的事

期货公司上班怎么样?聊聊那些你可能没想到的事

一提到“期货公司上班怎么样”,很多人脑子里浮现的可能是西装革履、盯着大盘、数字跳跃、刀光剑影的金融战场。这没错,但远非 ...

· 1天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