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转型期,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。为了应对这些变化,党中央提出了“双循环”战略,旨在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双循环政策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呢?
双循环政策提出背景
双循环政策的提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密切相关。一方面,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国内消费需求不断扩大,内需市场潜力巨大。另一方面,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,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给中国对外开放带来了挑战。
在这种背景下,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以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,释放国内需求潜力,增强经济韧性。
双循环政策提出时间
双循环政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,当时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了“立足国内大循环,参与国际大循环”。
2020年,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,也加速了中国经济转型。面对疫情影响,党中央进一步强调了双循环战略的重要性。
在2020年7月21日至23日召开的中央局会议上,双循环政策正式被写入公报,明确提出“要加强国内大循环的枢纽作用,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。
双循环政策的核心内容
双循环政策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:
双循环政策的意义
双循环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双循环政策的提出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、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重大战略决策,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、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。通过立足国内大循环,参与国际大循环,中国经济将实现可持续发展,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